close

  看  見  不  一 

                                              /陳志軒

當初會進來帶領智青團體算是一種因緣際會,我壓根沒想過我這ㄧ生會帶成長團体。我是個物理治療師,內行的人ㄧ定知道這並不是個心理或諮商相關的科系!記得兩年前,只是來協會當志工,後來常參加智青的聚會,久而久之跟他們混熟了,剛好協會要提出成立團體的構想與計畫,又礙於找不到帶領者,當時我又有個「博士生」的光環,主要研究心智障礙者社會適應的相關議題,於是就這樣被趕鴨子上架了!

    坦白說,剛開始團體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運作,每次都在吃吃喝喝,說穿了就是要「搏感情」,總覺得只要讓他們快樂就可以解決很多事!剛開始確實會很開心,但事實上,經過幾次活動後,就開始會讓自己感覺很「虛」,這種感覺或許很多父母也有吧!對我來說就好比關在牢籠中一樣,總沒有辦法去突破,久而久之就會有「那就這樣吧!」的感覺。這有點像智青們從就學開始就被整個社會固不可破地被定位為成「智能障礙」一樣。於是我就開始思考應該是要改變的時候了!而我們是可以作得到的!於是我開始思索如何改變,改變我內心的框架以及他們的刻板印象。

    改變外界的眼光或許不是那麼容易,但我們總可以改變自己吧!這就是我為團體所訂下的目標,每個人進來可以改變自己的一些特質,使自己更好更能夠面對他在社會上所遇到的困難。為甚麼相同的事有些人之會心煩,對有些人卻不會,答案是成之在人啊!因此,我希望每個進來團體的青年都能ㄧ點一滴的去改變他們的一些特質,使他們更有自信、更豁達、更有創造力……..這種過程是透過活動設計讓他們自省而非只是一直在教導技能。各位朋友,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什麼能得人心,因為他常對他的人民說:Yes! We can change it!各位家長你我都要有這個信念:我們能改變的!歡迎加入我們的團體。

    美國之所以會推「people first」的運動,這個風氣也在台灣非常興盛,您是否有常發現青年們常穿一件印有這樣字樣的衣服但你卻不知道他們的原因!在英文裡智能障礙常被說成the intellectual disabled,後來一些平權團體認為應該改成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目的是要把「人」放前面,前調人才是主體性而非「智能障礙」才是主體性。這就是要改變一般人的刻板印象,這些青年從小就活在一個被建構為以智能障礙為主體性的世界中,你是否有發現大部分人對他們的語言通常局限在「制止」、「命令」與「限制」?!久而久之,他們不是不會做選擇只有等待我們給他指令就是對於過於限制後的行為反撲!我們是活在對於智能障礙刻板的印象當中,這就是我們的牢籠,而我們的團體就是要跨越這個牢籠。

    或許你覺得這是條漫漫長路,但堅毅之心請永遠不要改變,因為我們協會會永遠伴隨你左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東智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